珍贵老照片拒绝知音体,还原一个更真实的
一、穿纪梵希的少女
最近在看致敬上世纪电影大师的札记,很多名声赫赫的大导演,都曾异口同声地称赞美过一个人——
大导演比利怀尔德这样形容她:“上帝都愿意轻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你猜得到这小小婴儿是谁吗而导演威廉惠勒在自己的心血之作上映前,曾预言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一定会因此成为全世界的情人。”
很多人说娜塔莉波曼像她也许你并不熟悉威廉惠勒这个名字,但你一定至少听说过他的这部作品,《罗马假日》。这部在第26届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电影,共斩获7个提名、三座小金人。▼
电影《罗马假日》海报()看过《罗马假日》的人,谁不喜欢那个像小鹿一样活泼美丽的安妮公主呢。无论是剪短卷发时的清新脱俗,还是冠冕加身时的高贵典雅,都满足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公主的全部想象。▼
导演威廉惠勒曾评价,“要是没有赫本,《罗马假日》只能是一部平庸、感伤的影片。”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的出色演绎,既让这部电影永垂青史,也为自己摘得了人生桂冠。▼
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彼时,好莱坞流行的是凹凸有致、艳丽无边的梦露式审美,赫本的横空出世,诠释了另一种美的可能。而那一年,她才24岁。▼
65年前的穿搭,真好看24岁这一年对赫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拿到小金人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对她影响至深的事情:遇见纪梵希。
纪梵希为赫本试衣赫本第一次去纪梵希时装屋挑戏服时,《罗马假日》还未上映,她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新人;而同样渴望被赏识的纪梵希原本期待的是另一个名声赫赫的赫本(凯瑟琳·赫本)。
这样磕磕绊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直到赫本穿着自己搭配的衣服走出试衣间,照亮了纪梵希的双眸。
为影片《甜姐儿》试衣审美相投,喜好契合,一切水到渠成。
这次,赫本为下一步电影《龙凤配/Sabrina》挑选了三套衣服,一件是深灰色羊毛套装,双排扣小腰身。白色小礼帽+耳饰映衬得她眉目如画。▼
第二件是纪梵希的BettinaGraziani系列礼服,那个时代的最贵超模Bettina演绎过的这款晚礼服,穿在赫本身上一点也不输。▼
第三件也是最著名的一件,一字肩小黑裙。肩膀上的小蝴蝶结系带有一种黠般的可爱。这款小黑裙的设计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去年大热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致敬了这个经典造型。▼
《龙凤配》那年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服装设计,功劳却全被当时更有名气的EdithHead抢去,赫本为纪梵希争取无果后,她说,“以后我的每一部电影,都要由纪梵希为我设计。”
所以,我们今年所能见到的赫本影像,几乎都是穿着纪梵希。▼
著名的纪梵希小黑裙,可不只有《龙凤配》里的一字肩伞裙俏皮款,还有《蒂凡尼的早餐》里同样经典的端庄长款。▼
这世上有很多骨灰级的时装精青睐纪梵希的设计,譬如温莎公爵夫人、格蕾丝·凯莉、杰奎琳·肯尼迪……美人各有千秋,但穿纪梵希的赫本,无人能及。▼
一直收藏着赫本与小鹿的一组合影,那种万般柔情、全不设防的状态下,她天使一样的清澈容颜,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
所以她能把纪梵希的设计中,那一点不易察觉的孤芳自赏、绝世独立的清寂感,表达得恰到好处。
二、奥黛丽·赫本不需要知音体
有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足见奥黛丽·赫本多么受欢迎:
一个故事关于蝴蝶胸针。说拍《罗马假日》时,格里高利·派克对赫本一见钟情,但是两人无法在一起。她结婚时,他送给他一枚祖传钻石蝴蝶胸针,她一生珍藏。直到她的葬礼他为她抬棺,才吐露真情,然后他从苏富比拍卖会上再拿回那枚胸针,去世时依然握在掌心里。
讲真,当年这个故事曾把我感动到心疼。
然而都是假的。这个故事集琼瑶式想象之大成,只是杜撰而已。
只说其中一点。赫本葬礼上抬棺者之一是66岁的纪梵希,77岁的派克送了花,并未出席(在年版的《People》杂志有记载)。
前夫梅尔、好友纪梵希在赫本葬礼赫本和派克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凯特和小李子的关系。棋逢对手,然而光风霁月,友情而已。
第二个故事,简言之就是,赫本的两任丈夫都是又瞎又渣,赫本深受其害,一生未曾获得真爱。
电影《甜姐儿》剧照()其实,外人很难说清赫本两段分别为14年和13年的婚姻孰是孰非。最接近真相的,应该是赫本的长子肖恩的叙述。
经历多次流产,赫本初为人母肖恩在关于母亲的传记中写道,“从很多角度来看,我母亲的两次婚姻似乎源自于同一种动力,第一次和我的父亲梅尔·费勒,第二次和卢卡的父亲安德烈·多蒂,看起来就像是一种延续。”
赫本的两次婚礼赫本自己也曾谈及原生家庭的阴霾影响了自己不成熟的婚姻观:
“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去处理我们的情感,也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辨别那些潜在的可能会危害到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危险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是抱怨和痛苦的转嫁。”
这张照片上的赫本好帅但这并不是两段悲惨的婚姻,只是不如意而已。
特别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第一任丈夫梅尔·费勒(MelFerrer),确认过眼神,他就是赫本这一生最深爱的人。虽然并不是合适的人。▼
赫本与梅尔·费勒也曾有过好时光相比第一段婚姻里很多开怀的照片,第二段婚姻的影像资料就很少。
偶见二人同框,也感觉不到爱与被爱的欢欣。她在这段婚姻里老去,以及枯萎。
赫本与安德烈·多蒂赫本晚年的伴侣是荷兰演员罗伯特·沃尔德斯(RobertWolders),一个好看的男人。他陪伴她直至生命终了,两人没扯证。▼
赫本与罗伯特·沃尔德斯赫本曾说,女人的美丽与否要看她的眼睛,那里栖息着她的心跳与魂灵。在她生命的最后十余年,这双眼睛又有了少女时代的神采盈盈。
她称他为“灵魂伴侣”,他在她的葬礼上为她抬棺。▼
最后一个故事,其实在年初纪梵希去世时,我已经写过答案,却始终还有读者不断提问:40多年的陪伴,赫本纪梵希为什么不在一起?
答案也还是那样简洁:纪梵希有蓝朋友,俞伯牙不必娶钟子期。
三、朝圣者的灵魂
少年时喜欢的赫本,永远都是海报中的精修模样,完美的仪态,完美的神情,光洁得没有任何瑕疵的面庞。▼
渐渐会懂得,这并不是时光里最真实的她。
她会老,会萎顿,会衰颓,会死去。
年,59岁的奥黛丽·赫本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心大使,在屈指可数的余生里,散尽了对慈善事业的光和热。▼
即使在去世前两个月,病重的她还远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
我不会矫情地说,这是赫本最美的照片,形容枯槁的她,和那些饥饿的孩子们一样瘦。▼
并不是做慈善就高人一等,只是,她本可以在仙境般的瑞士度过优渥的晚年。
凡人皆需侍奉,有些人选择侍奉自己,而另一些人选择了侍奉他人。
据赫本儿子的回忆,母亲病危时,已经坐不了普通飞机。于是,纪梵希用私人飞机将她送回了瑞士。而她登机的那一刻,看见了满飞机的鲜花。她泪目道,“只有他,还始终记得我的喜好,把我当成小女孩来宠。”
这是我最喜欢的,赫本晚年的故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年1月20日,赫本病逝于瑞士家中。
“有多少人爱过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但还有更多的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上帝亲吻过你,最终带走了你,“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引号部分是叶芝的诗句)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为纪念她的贡献,在纽约总部树立了一尊青铜雕像,取名为“奥黛丽精神”(SpiritofAudrey)。
每一个知道她的人,会在那抽象的雕塑上,看见自己心底的赫本。
永远的奥黛丽·赫本。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