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猫船由寡妇创立的私人景点,市政想尽办
前几天,一个在杭州开猫咖的台湾朋友深夜给我打你来评评理,猫咖最早流行于欧洲还是台湾?我明明在台湾《猫花园》一书中看到过,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就有第一家猫咖了。猫咖满足了很多喜欢猫咪又无法亲身饲养者的需求,在窗明几净的咖啡屋里喝着咖啡撸着猫咪,感觉确实很不错。然而,猫咖是怎么来的,以及背后代表了什么文化,却几乎没有人去了解,这一切,源于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寡妇:亨利埃特·范·韦尔德(HenrittevanWeelde)。维尔德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被父母灌输“文治天下”的鸿鹄大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然而,长大后的维尔德却嫁给了一名平平无奇的银行小职员,而小职员酷爱猫咪的性格也改变了维尔德,令其对猫咪迷恋不已,尤其是见不得流浪猫浑身邋遢的样子,夫妻二人时不时就把流浪猫带回家洗澡喂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贸易大港,每天都有数百艘远洋货轮进出,而早期的货轮为避免鼠患都会养几只猫,靠岸后总会有猫咪忍不住好奇跳船上岸,最终沦为流浪猫。年丈夫病重撒手人寰后,维尔德把对丈夫的爱和思念转移到猫咪身上,尽全力救助无家可归的流浪猫。那一年的6月5日,是维尔德与丈夫的结婚纪念日,正准备去悼念丈夫的维尔德刚打开家门,发现一只流浪猫带着一只小奶猫在门口直勾勾的看着她。维尔德曾经跟邻居说过当时的心情:“那一刻,我感觉丈夫回来了”,于是,她掏钱买下一艘报废的运河游船,再将船用铁网全部包起来,然后把救助的流浪猫安顿在船上。邻居们从此叫她“猫寡妇”,一个能为了流浪猫散尽家财的寡妇。邻居们称她“猫寡妇”并没有贬义,反而加入她的行列出钱出力,为流浪猫提供更充足的食物和更好的居住环境,从年猫船诞生开始,先后有两任荷兰国王带着王室成员登船,不仅给予“猫寡妇”极高的评价,还连续多年资助玩具和猫砂、猫粮等消耗品。猫船上的猫咪从一开始的13只迅速增加到50只、只,到了年时达到巅峰只,为了照顾这些桀骜不驯的流浪猫,维尔德不得不张贴告示招收志愿者,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正式有了猫船的称号,不少当地人上下班时会特地上船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或者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周末再过来轮流给猫咪洗澡。据说,这些志愿者的自行车经常把船边的路给堵住了,从而引起市政
上一篇文章: 一位荷兰策展人的中国文化之旅 下一篇文章: 荷兰国王登基以来首度访问印尼,只收献花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