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历史上的世界超级大国荷兰,是
“大风车吱呀吱溜溜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讲道理,小时候我一听到这首歌总能瞬间想到荷兰,然后在一脑子荷兰大风车的旋转场面之下,对央视的少儿节目整出个荷兰味儿这么浓的歌曲嗤之以鼻。
别说十几二十年前,就算是今天,我们聊起荷兰大多数人的印象也绝对只有大风车。当然,毕竟时代在进步,相当一部分朋友也可能想到同性恋。但绝对没几个朋友能将“超级大国”,“第一列强”,“海权霸主”,“海军强国”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哪怕是提到知名度更高一点的“东印度公司”,不少朋友也会下意识地反问一句“那不是英国人的吗?”
然而事实上,上面这些词汇的本义,荷兰这个今天大家眼里的“弱鸡”还真的在不算太短的时间里拥有过。
年,土耳其人(穆斯林那种)绿化了君士坦丁堡。东罗,也就是拜占庭帝国作为欧洲文明的代表一夜凉透。而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基督徒们在面对穆斯林们的又一次重大失败,更是在经济和“某些生活必需品”上的致命挫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穆斯林们卡死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中西方贸易中一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在被使用的大部分时间里,丝绸之路并不能算是一条由汉人完全贯通的通路,直到清朝,山西商人才带着他们的醋壶,西出玉门,顶着中亚的漫天风沙,溜达到欧洲去,开始那种全程往返的中欧贸易。
在晋商之前,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模式往往是中原人和南方人先找甘肃人交易,甘肃人再找新疆人交易,新疆人再找中亚人交易,中亚人最后再找欧洲人交易,整个交易过程是一截一截展开的。这种模式也能解释为什么今天考古队在新疆和中亚考古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挖出一件古董后去查文献,发现本来是中国为欧洲皇室专门生产的,但却留在了中亚地区这种现象。
但穆斯林崛起之后,随着统治地区的扩大,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易空间越来越小,直到年君士坦丁堡沦陷,这条道路就被彻底掐死。
为什么说穆斯林一占领君士坦丁堡,陆上丝绸之路就废了呢?因为穆斯林们也喜欢中国的特产,不论是瓷器,丝绸还是香料。同时,因为宗教信仰的冲突,以及之前把狗脑子都打出来的残酷战史,穆斯林对欧洲人非常敌视,因此在中国商品对欧洲的输出这一块卡得特别严。
当然,并不是说一件中国商品都不让流入欧洲,穆斯林们只是把这些商品的转手价格抬高了一点点而已。有多高呢?一般10倍起步,而且必须黄金结算。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驱动西班牙在大航海时期崛起的三要素:宗教,黄金和梅毒,有提到,欧洲人对黄金的执念。毕竟在海外殖民事业没有大规模展开之前,欧洲的黄金是真的稀缺,更糟糕的是,在黄金本就稀缺的情况下,欧洲人还沉迷金本位制。这就导致当穆斯林掌控了作为欧亚通道,丝绸之路的西方咽喉,君士坦丁堡之后,欧洲人就已经丧失了以正常状态获取中国商品的能力。
为了解决“黄金荒”,也为了重获充足的中国商品,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就这样掀开了。观念上比较先进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积极地出海寻找新大陆和前往东方的新航路。但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西班牙人的造船业非常捉急。
其实这个短板并不难以理解,因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原住民们从公元年前后就开始和穆斯林互掐,一直掐了年,直到年才正式建立西班牙王国,科技树全点在宗教抵抗和山区游击战上了,科技树上关于造船的部分一片空白也情有可原。
但还要出海找黄金怎么办?只能找别人造船了呗,于是当时造船业已经非常发达,后来又干脆成为西班牙王国行省的尼德兰(也就是后来独立的荷兰)。西班牙人非常幸运,他们成功地在美洲发现了“傻白甜”,而且科技树还是一团浆糊的印第安人,于是通过欺负印第安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黄金。
可是西班牙人并不去思考使用这些黄金改善国内市场和经济体系,而是用来“消费”,“借贷”和“搞军工”(就是造军舰)。结果这些黄金在西班牙只是倒了个手,并且顺便彻底炸了西班牙的经济,使得西班牙经济变成了金融业加军工业的畸形双头犬。后来在和英国人较量的过程中被英国人把“军工”这个脑袋给剁了,金融业又产生重大问题,随后就迅速衰落了。
那么荷兰在西班牙从崛起到衰落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又为什么获得过那么多牛X哄哄的头衔呢?
尼德兰地区的商人很多,商业,造船业,海洋运输业和金融业都很发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财富的积累,尼德兰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资本家聚集地。这些资本家有一天突然想通了,自己有钱有船有军队,凭什么还要给西班牙人交税?于是它决定独个立,之后这群商人就在年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独立之后的荷兰凭借着强大的造船业迅速扩张,在全世界圈地。它的造船业在巅峰时期有多强大?基本上一天下水一艘战舰或商船,效率和二战时期的美国人有一拼。到了17世纪中叶,全世界的远洋船只总数大概在2万上下,而荷兰一国就占了1万5以上。这和今天的美国有点像,海军实力同样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赶不上它自己一个零头。
荷兰商人更奇葩的是,他们很团结。俗话说“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但在荷兰商人这里却变成了“我爹就是你爹,你爹也是我爹,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十几个原本分散在亚洲市场上的荷兰商业团体一夜之间完成合体,变成了具有私人武装,私人船队,殖民地,外交权以及货币发行权的超级怪物,尽管以“公司”为名,但把它当成一个国家来看却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如此强大的荷兰又是怎么原地爆炸的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产业空心化。
对外殖民过程中获得的巨大利益迷花了荷兰人的眼,商人们开始沉迷更赚钱的金融业,在当时也就是放高利贷,同时军工寡头开始形成,结果国家经济迅速产业空心化。接着就是英荷战争,法荷战争,军工断腿,金融业雪崩,国家泡沫一夜崩塌。
最后我们回头来对比一下荷兰和美国的共同点。
第一条是商人控制国家,商人团利益至上。虽然荷兰一开始就是商人团革命而美国的资本家是在一二战之后才开始逐步控制国家,但最终的状态是一样的,都是国家利益与资本家财团捆绑在一起,人民被割裂在利益集团之外。
第二条是迷信金融业的力量,放任国家产业空心化。荷兰人沉迷放贷,美国人沉迷美元体系下的资本运作。商人逐利,但他们并不会将个人经济利益的优先级放在国家利益之后,所以自然是哪个最赚钱他们就做哪个,即便国家产业迅速空心化,底层人民与上层建筑发生割裂也在所不惜。这个原理也可以对美国今天的暴动进行解释。
第三条是军工寡头绑架国家,四处惹事。不论是曾经大搞圈地运动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还是今天全球作战的美国大兵,都表现出一种国家被军工寡头胁迫的态势。名义上的国家领导和政府机关并不能充分控制军队。就像我之前讲过的“特朗普妄图削减军费,结果虎头蛇尾”事件一样。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是西班牙也好,荷兰也好,甚至后来的英国也好,乃至今天的美国,走的其实都是同样的路子。资本家逐渐形成“金融”和“军工”两大团体,寡头力量绑架国家,下层普通民众与上层建筑利益割裂,最终走向衰落。
历史的大潮滚滚而来,风暴就在眼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