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艺线荷兰文化线上展演迷笛
由于年疫情爆发,中荷文化互动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这严重阻隔了两国之间的线下交流。为此,荷兰驻华大使馆发起并推出了全新线上文化平台——“荷兰艺线”(NetherlandsCulturalInstituteOnline简称:NCIO),“荷兰艺线”于年12月18日正式在腾讯艺术频道独家推出。荷兰艺线主视觉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腾讯艺术,”荷兰艺线“以数字媒体的形式持续在线4个月,每周推出全新视频。总数将超过70个,涵盖多个文化艺术领域,带领中国文艺爱好者于线上领略荷兰高品质的文化艺术魅力,从建筑、摄影、设计、视觉艺术到音乐、舞蹈、歌剧、戏剧表演艺术,再到多媒介跨界艺术,内容丰富,不受地域和时差的限制。“荷兰艺线”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荷兰艺术文化在线项目,以线上展示的形式,将观众和内容重新“连接”。01:01荷兰艺线宣传片文化大IP齐上阵再现疫情下多元文化艺术活力荷兰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艺术机构努力打破由于疫情带来的各种新障碍,探索重新“在线”的创新方式。正如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何甫提到的,在这个特殊时期,艺术正是大家最需要治愈方式。所以“荷兰艺线”联手荷兰国立博物馆、梵高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荷兰国家歌剧院、荷兰管乐团等荷兰顶级文化艺术机构,阵容强大。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荷兰的文化艺术场所数次遭遇停摆,博物馆闭门、剧场闭演,文化艺术也被迫淡出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荷兰的艺术机构正以创新的方式为观众提供艺术。例如,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者走上阿姆斯特丹的街头,在专业影像团队的记录下,芭蕾舞者在寂静街头的“孤独身影”,给隔离期间被困的人们带去了内心的平静;阿姆斯特丹大提琴八重奏将每一位成员在家中演奏的乐曲剪辑成一部部主题为“身虽孤独心在一起”的创意短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鹿特丹小交响乐团、荷兰管乐团迅速整理并剪辑出过往演出的精彩片段……如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一样,荷兰的各大博物馆也纷纷在疫情下进行数字化转型。荷兰国立博物馆发布了“解密系列”节目,由馆内多位王牌策展人为观众深入讲解馆藏,深受喜爱;梵高博物馆应运推出了虚拟游览系列,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欣赏到梵高的经典画作;以现当代艺术及设计馆藏闻名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在疫情期间邀请馆长和策展人们精选馆内藏品,并在一分钟内讲解作品的渊源,帮助人们迅速入门现代艺术。而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一切,你都能在“荷兰艺线“平台上体验到,且不止是这些。创意打破限制跨界不设防此外,本次“荷兰艺线”将在荷兰创新领域重下笔墨,在向中国观众介绍来自荷兰最前沿的新锐设计师及设计品牌的同时,也将推出多组跨界文艺团体。“荷兰艺线”将呈现荷兰最具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例如荷兰时装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近期与荷兰国家芭蕾共同推出的舞蹈短片《仿生》。这部作品中,创作者探索了时装与舞蹈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两者交织在一起的变幻力量。《仿生》中的舞蹈演员毛晶晶如羽翼般飘渺,将舞蹈与时装融为一体。同样收录于“荷兰艺线”的还有驰名于《英国达人秀》的荷兰多媒体舞蹈团体AnotherKindofBlue。舞团将科技和舞蹈结合于舞台,将投影、VR技术应用于舞蹈编排当中,挑战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感官界限。而“荷兰艺线”也将再次呈现荷兰强大的电音基因。ArmadaMusic由荷兰著名DJ音乐人阿明·凡·布伦建立,是全球体量最大、粉丝量最多的独立音乐厂牌。疫情期间,DJ们将音乐现场搬至空旷的户外舞台,以天地为幕布,探索电子音乐与自然的新混响。续写中国情缘探索国际文化交流新形式“荷兰艺线”也将推出荷兰导演弗兰克·舍弗尔拍摄的有关中国音乐家郭文景的纪录片作品《内心风景》,导演用了七年时间记录下郭文景和川剧艺术家沈铁梅共同创作《思凡》的过程。该片在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好评如潮。此后,郭文景对荷兰艺坛的影响力渐露端倪,著名的海牙打击乐团邀请郭文景创作了作品《炫》。无独有偶,“荷兰艺线”也将呈现另一创新合作节目——荷兰巴洛克古乐团和中国的笙演奏家吴巍的合奏音乐会,纯净古老的中国乐器遇上华丽典雅的巴洛克音乐,带来别样的艺术体验。这些合作彰显了荷兰和中国艺术家之间的紧密联系:既复兴过去,又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通过呈现以文化交流为核心的内容,荷兰驻华大使馆希望探索未来文化交流的新形式,为“线上”和“线下”进一步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促成两国文化之间不同视角的对话与合作。“荷”您相约腾讯艺术,共同欣赏一场来自荷兰的艺术盛宴:栏目链接
上一篇文章: 荷兰非常期待和欢迎中国游客访荷兰旅游 下一篇文章: 罗马统治荷兰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