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华人惨死海外洋人进京请罪,清朝皇帝说

自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以后,中国被迫逐渐开放门户融入国际社会,为了博取国际同情,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拉拢列强,所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国际形象,甚至晚清政府也是一反常态,为止做了不少努力。

但在鸦片战争之前,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仍被所谓“康乾盛世”麻痹着,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觉得四海之外皆蛮夷。当年数万华人惨死海外,洋人进京请罪,清朝的皇帝竟然说没事儿,死得好!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红溪惨案。

红溪惨案是年(清乾隆年间)荷属东印度当局在现在的雅加达大肆屠杀华人的事件,屠杀持续了七天,近万华人惨死,因当地有一条红溪河,故名红溪惨案。

当荷兰人将殖民地范围扩张到东南亚后发现,当地人口太少了,劳动力严重不足,从本国迁移居民肯定是不现实的,一来成本高昂,二来也根本没人乐意来这种地方。荷兰殖民当局便把目光放到了中国,只要是非战乱时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原王朝一直有着丰富的人口资源,在康雍乾时期人口更是爆炸性增长,超过了四亿。

为此荷兰殖民当局采取了一些列政策来吸引华人定居,各种威逼利诱,人口买卖、招募华工甚至是直接跑来中国东南沿海掠夺人口。后来清政府开放海禁,更为大批华人的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刚到雅加达的时候,总人口不过一两千,仅过了一百多年,雅加达的总人口数量就超过了十万,其中华侨人数接近两万人,

越来越多的华人聚集在一起,这使得荷兰人感受到了威胁,时人称“荷兰者睹唐人日众,渐有厌薄之意,重加剥削,横征无艺”。期间虽然采取过各种措施限制华人入境,但收效甚微。后来随着欧洲蔗糖市场的饱和,以及面对来自南美蔗糖的冲击,作为雅加达支柱产业的制糖业收到了严重冲击,不少人纷纷破产,经济开始出线下滑,社会动荡。在当地“人口过剩”的华人则成了荷兰殖民者首要清除的对象。

对于这些“多余”的华人荷兰殖民者可不会好心的给他们遣返回中国,而是被发配到斯里兰卡、好望角等其他殖民地继续充当苦力。对于居住在城市内的华人,荷兰人声称“服乌衫裤的唐人,日间为好人,夜间即为贼”,一样大肆逮捕,这样就连在当地取得了一定经济地位的华人也不能幸免了。

恐怖气氛笼罩在当地全体华人,一部分华人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聚集起来推选出来一位名叫黄班的人为首领,打算武力抗争。结果在事发之前,出了一个叛徒告密,让荷兰军队提前有了准备,直接以华人要武力攻城为借口,挨家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少,看到就杀,近万名华人惨遭毒手。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的成为华人武装,依旧按照原计划攻城,结果损失惨重,失败了。

事后,荷兰人担心会遭到清政府的武力报复或是经济制裁,赶紧派专使携带“说帖”前往中国。乾隆皇帝跟文武百官商议后,一致认为那些被杀害的华侨都是些“出洋谋利”的“天朝弃民”,对“甘心就夷之民,无足怜惜”。这些“被害汉人,久居番地,屡邀宽宥之恩,而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干严谴,今被其戕杀多人,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乾隆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这些被杀的华人根本不算我们大清朝的人,这次被杀也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全是活该。

对于那些没死的,后来又回国的华侨,清政府又是如何对待呢?曾经有个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福建人带着一家老小回国,结果财产全部没收,人被发配充军,理由是“此等匪民,私往番邦,即干例禁,况潜往多年,其或借端恐吓番夷,虚张声势,更或泄漏内地情形,别滋事衅,均未可知”。清政府不分穷红皂白地把归国华侨当作间谍看待,致使后来久居海外地华人都不敢轻易归国,令人寒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