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终
有些电影是这样的,只想一个人静静去看,一个人浸入其中,一个人等待灯光亮起,一个人在情境里流连忘返,一个人反复聆听动人配乐,然后双唇紧闭默不作声,不愿轻易显露自己的共鸣,如此万般私密的电影就这么深深地跟着一生一世。
年的《俘虏》这部影片,或许你也会受婉转动人的奇异配乐所牵动,被北野武真诚的笑容打动,为坂本龙一痴迷的举手投足而屏息,更会不自禁被David异色双眸拉入未知深渊。
优雅昂首直视死亡,一次一次挑战极限,那眼神七分野性带着三分神秘,七分狂妄还有三分决绝,仿佛足以穿透灵魂吸人魂魄,在那双洞悉一切的目光之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不知所起的欲望,不知所起的情愫,不知所起的恐惧,不知所起的手足无措,我们都喜欢看那些以爱为名的故事,念念不忘却总是爱得面目全非的模样。
01越压抑越想冲破
《俘虏》改编自英国作家劳伦斯在年问世的小说《TheSeedAndtheSower》,打从一开始便直接点破台面下暗暗流动的同性情欲,越是往深处压抑,越让人想往里看,越是层层包覆起来,越让人想一窥究竟。
在二战时期,日军掌权之下有来自英国、荷兰等各国的战俘,劳伦斯因为精通英日双语,成为两派人马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时常解决各种文化差异、价值观冲突的问题。
故事从粗暴羞辱、见不得光的同性感情来展开,持续重复的主旋律以各种形式缠绕、放大、从而强化各种情感。
从大岛渚的镜头语言足以得知,世野井上尉过去是个明理且有恻隐之心的军官,看似一张被信仰精神、军国主义束缚的扑克脸不苟言笑,实则懂得明辨是非,也会适时聆听旁人忠言,直到将一名英军战俘杰克接来自己营下,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
02禁忌之吻,温柔只给一人
在惨绝人寰战火纷飞之处,往往能看见真实人性的光辉,爱与恨、生与死、美与丑、温柔与残酷,对立有时,并存有时。上尉就像个别扭的大男孩,再三旁敲侧击轻声打听,他是什么样的人?
劳伦斯不解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关心他?连世野井自己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有些人大步闯入你的生命里,或许只是为了打破某些你自认无法动摇的原则。
只见年轻有为的日本军官在审判席上乱了阵脚,远远凝视着月光洒落病床上沉睡着的侧脸,有意无意询问吼叫声是否让他不舒服,一而再再而三的拯救他的性命。
没想到换来他桀骜不驯一口一口咬着红花,所以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将他关禁闭,而世野井夜夜探访巡视,悄悄为杰克开了许多先例,面对军队却越来越残暴狰狞。
在企图刻意强调自身男子气概、一视同仁的军队纪律与领导气魄时,全数的温柔似乎背地里统统留给一个人,抽离了自我,抽离了理智。
众目睽睽一幕,日军与战俘对峙,肃杀之气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被推倒的杰克缓缓从地上爬起,熟悉旋律瞬间激起一股难以动摇的气魄,带着一贯的从容和挑衅走到世野井面前,周遭没有一个人敢轻举妄动。
风、呼吸、心跳、时间仿佛一切陷入静止,只有配乐恣意奏起,绝望渗透着希望,阴郁渗透着深情,克制压抑渗透着叛逆与渴望,面前一双手缓缓放在肩上。
双颊上各一个吻接连落下,泪水霎时涌上眼眶,夹杂羞愧、不安、意乱、情迷的复杂情感冲击,轻轻卸下世野井的虚张声势,摇摇欲坠的身躯也顿失意识,慢速写下影史无可取代的禁忌之吻。
03多重文化的碰撞
坂本龙一、北野武、David都具备这种让人在理性与感性摆荡,甘愿臣服于直抵人心的灵魂之美,世野井眼里的杰克更象征着一切令自己钦慕的自信、尊严、自由以及忠诚。
曾经眼睁睁对需要帮助的弟弟袖手旁观,如今却扮演英雄般的角色,被视为天生的领导者,捡拾满床花朵为同袍缅怀哀悼,求学一路走到律师生涯没有太多浪漫情事,是军队中确实只存在男性情谊,或各自看见了不一样的烟火?
若单纯以同志情愫讨论这部《俘虏》,难免有些窄化了这部经典,其中形塑更多东西文化的冲突,跨越国族的友情,战争双输的对与冲突。
让人叹息的仍是地狱中绽放的花朵,割下一搓金发,用手帕慎重包起,夜里月色洒落,银白光泽美丽如昔,终究只能以集体疯狂压抑无法归类的情感,终究只能以最重的军礼纪念这份轻如鸿毛的奇异哀伤,像万物之初的光芒。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因为奇妙的早餐缘分,结识了一名同届的外系友人,那时任何事物都很新鲜,毫无戒心摸索着形形色色的世界,因此与他产生密切却短暂的交集。
虽然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渐行渐远,但现在想来,那是可遇不可求、罕见而纯粹的友谊。David从容、优雅、坚定、满是力量的步伐,隐隐涌动的悲伤不停旋转,上升,缠绕出一种幽微和复杂。
复杂中又由纯粹的意念贯穿,凛然闪耀着不容侵犯的神圣和庄严,私以为那宛若战争无法遮蔽的情感与人性,同时映照出跨越国仇家恨、凌驾现实丑陋、残缺、滑稽之上的柔情与疼惜,寄托于有白雪覆盖,有樱花纷飞,有神社眷顾的遥远家乡。
04结语
我想,如此具体却不成形的愁思,既是北野武不用再假借酒意绽放的孩子气笑容,也令坂本龙一与David的感情真假难辨。
生死之轻如鸿毛、情感之重如泰山的回忆声响,以及当初那位朋友透过音乐、电影寻找的真诚理解和接纳。
早已长大成人的我们,是否仍听着同一首歌曲,还记得那年的圣诞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