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巨像无法呼吸这是巨物恐惧症秒闻
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蛇,还有一些人害怕某些特定的东西,如果怕到出现手抖、心悸等症状,那就是“恐惧症”了。你可能不知道,有人还会害怕电影里的巨型怪兽哥斯拉。
其实,被“哥斯拉”吓倒的观众还不少。所以,什么是“巨物恐惧症”?
什么叫巨物恐惧症?
正如世界上有人怕高、有人怕视觉上密集的图片,有人怕密闭空间一样,也有人怕巨大的物体。这一般被称为“巨物恐惧症”。
当你在游戏中对着怪兽感叹“哇哦”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不得不放下手柄,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心情:让我缓缓!
很多极限运动爱好者感觉冲浪很酷,也有人连看一眼巨浪都需要鼓足勇气:光看一眼已经被吓到腿软
巨型动物也会带来困扰,哪怕是虚拟的。在我们为看到沧龙感觉兴奋时,也有人会觉得头皮发麻:这个东西真是要把我吓死……
橡皮鸭放在浴缸里是一个不错的玩具,但在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的手中,就会让一些人感到压力。毕竟他最大的作品足有32米高,在它面前,人才是“玩具”
这类人看到巨大的物体就会产生心里上的恐慌,感觉被巨物压着,踹不过气来,甚至还会呼吸困难。这就是巨物恐惧症,对比自己大得多的物体感到病态和非理性的恐惧。
通常来说,“恐惧症”是一种焦虑障碍,而且恐惧感是持续性的,患病后会对某些事物的害怕情况会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而巨物恐惧症则可以归纳为恐惧症中的“特定恐惧症”,也就是对一些具体的事物产生恐惧。
这些庞然大物往往会带给人们强烈的压迫感,看一眼就会感到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以至于让人感到不适。
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呼吸困难、头晕、颤抖、出汗、心跳加速、胸痛、恶心。
像许多其他恐惧症一样,巨物恐惧症通常也被认为是由心理创伤引起的,而这些创伤事件往往会涉及到某种巨大物体,导致让患者每当看到类似物体时都会引发心理反应。很多人认为这种创伤多是在童年时期出现的,也就是童年阴影,少数会发生在成年阶段。
如何治疗巨物恐惧症?
在治疗方面,心理学上有一样叫脱敏,越是害怕那些东西,你就要越让自己适应他。尽量鼓励自己直面内心的恐惧,先从看图片开始,慢慢的接受,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到自己变得没那么紧张了,再看雕像,由小到大。
而令人大家所恐惧的事物因人而异,总体来说就是要大:太空,建筑,雕像,天气,动物,地理,结构,交通工具……
另外,巨物恐惧症患者也会对天气变化感到不适,像是旋转滚动的巨大云层
轰隆隆下着的大暴雨
喷涌而出的火山灰
移动的巨型冰川,谁知道冰川下面隐藏的又是什么……
云彩如同瀑布一样倾泻,开车的老哥如果有巨物恐惧症的话,多半会选择打道回府。
但如果在天上,也只能硬着头皮撞上去了。
这还没完,通常深海恐惧会和巨物恐惧捆绑在一起折磨人类,毕竟海洋中的世界同样千奇百怪,孕育了不少巨型生物。
灰鲸的体长可以达到10至15米,放天上就是“养鲲”的感觉。
不过相比那些概念中就很大的事物,更多的恐惧感来自:有些常见的东西突然大过头了。
这还是我认识的鳐鱼吗
正常人或许看到这类巨物后只能萌生出对尺寸的敬畏感,但对于患有巨物恐惧症的人来说,这种状态除了能带来压迫,还有强烈的违和感,让恐惧加倍。
例如人们对巨型动物的恐惧,往往会逐渐演变成对“巨型怪兽”的恐惧。很多影视作品也在利用这一点来加深恐惧效果。
也有一些人物雕塑、或者艺术作品比真实存在还要巨大:在辽宁省营口市有一个鲅[bà]鱼公主雕塑,高60米,公主手托一球站在海面上:
年,著名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为了拍摄专辑封面,在英国伦敦的巴特锡发电站上空放了一只巨大的粉色充气猪。当飞猪成功升空后,从远处看还真是科幻感满满,当时不明缘由的群众都被震惊到了。
法国一家公司也很擅长利用这种效果,他们的巨型机械生物街头表演经常能给人带来“惊喜”。
这头机械大象也是巨物恐惧症患者吐槽的重点,它高达12米重约43吨:要比真大象大三倍。
但最可怕也最具美感的巨大物体,或许是来自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脑洞。他们将我们常见的天体,换成了大号的其他星球,如将月亮替换成了其他星球,比如木星:
而这是北极星
感觉有人在攒元气弹?
大角星的直径是太阳直径的21倍,换上去后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绝望感...感觉被烤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不过真的好看。
“关灯”以后,更为惊艳:
总的来说这些影像中的违和感让人细思恐极,不过同样也十分壮观,会让人处在一种怕看又想看的尴尬情景,或许用一位巨物恐惧症患者的描述应该最为恰当:这真是美得吓人
有研究认为,巨物恐惧症,来源于人类早期对大型猛兽、恶劣天气等威胁到自身生存的事物,产生的本能畏惧,这些强大到不可抗拒的事物,会引起人类的恐慌和压抑感。
但当你已经习惯了巨物的存在,并根据理性判断,它们不会威胁到自身时,我们对巨物本能的恐惧,便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这时,再回头看看那些“泰山压顶”的庞然大物,我们就会为它的浩瀚壮大而倾倒。因为大,毫无疑问也是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