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十七世纪绘画是如何描绘世俗生活的

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m.39.net/news/a_5798365.html

荷兰这个具有艺术资禀的民族要在一切可能的情境里,“从图画中再度享受他们城市、房屋和家庭器皿的清洁,家庭生活的安康,妻子和儿女的漂亮装饰,城市和政治宴会上富丽辉煌的排场,海员的英勇以及他们对本国商业在全球各海洋行驶的船舰的声誉所感到的欣慰。”

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这里不仅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科学、文化、艺术风气亦盛于其他国家。画家群体借助社会各个阶层对绘画的不同需求,形成了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多种类型的绘画。就方式而言,既有市政订单、集体订单,亦有个人需求。就审美趣味而言,既有正襟危坐严肃认真的一面,又有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面。弗朗斯·哈尔斯、扬·范·霍延、伦勃朗、扬·斯滕、维米尔等画家,生活于此,活动于此,讨论他们的艺术人生,都无法离开这样的情景。

我们可以职业、周期性收入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为基础分析荷兰的社会分层问题。位于社会底层的是那些下层的劳动阶层,比如商贩、农民、女仆等勉强维持生计的人。这些穷苦的人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从事水手、服务员等工作,一年也就赚盾。另一个阶层一年收入在-盾,比如小官、职员、农场主、小商人、船长等。更高的阶层是那些手艺者、富裕的农场主、店主、行会师父,他们的收入约-盾。再高的阶层是中等市民:成功的商人、老板,收入在-盾。最高的是精英阶层,贵族家庭及其官员、摄政、富裕的企业家、重要的官员,他们的收入在盾以上。随着17世纪的进步,最高的精英阶层成为高质量风俗画的主要买家。

三百多年后,我们熟悉了很多画家命运多舛的人生后,当我们认真揣摩他们留下的作品时,会十分惊讶地发现荷兰17世纪这一“黄金时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之所以要研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反差,目的并不是要颠覆人们业已形成的美好印象。我们不能去指责画家们粉饰太平,处在绵延不绝的战争环境中还能热情地作画,已实属不易。17世纪的荷兰绘画复杂多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种复杂面貌,才对人们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而只有拨开重重遮蔽,才能看到背后那个真实而多样的荷兰。

风俗画的繁荣与历史画的式微

范霍赫斯特拉滕(SamuelvanHoogstraeten)认为对圣经场面、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故事进行描绘的历史画处于绘画的最高等级,其次是风俗画,风俗画是相对于经典艺术而言的,地位最低的是静物画。17世纪中期之后,霍赫斯特拉滕还认为静物画家们是“艺术大军中的普通男仆”。他在《绘画艺术导论》(年)一书中解释了历史画作为荷兰17世纪绘画的一种主要类别日渐式微,当然,他对此深表遗憾。一度曾处于绘画艺术顶峰的历史画,在对画家们生活的世界进行细致观察和精心描绘的背景下,在荷兰人追求科学知识的热情中,在17世纪的荷兰逐渐让位给了风俗画。

17世纪时,荷兰的中产阶级比较偏爱肖像画、风景画或是日常生活的景物(风俗画),因此历史画的需求便开始走下坡路。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时意大利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在整个欧洲形成了一股挡不住的风潮,因此历史画的拥护者便从此局限在达官贵族,以及那些拥护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人了。

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纵向分析,1-年间,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除建筑画价格大幅下滑之外,其他题材的绘画价格都是平稳的。肖像画价格涨幅最大,是原来的6倍,风俗画次之,是原来的3倍。说明人们对这两种题材的画需求最多。横向分析比较,1-年,历史画是最昂贵的,说明此时历史画在历史画、宗教画、风景画、静物画和肖像画。风俗画的受欢迎程度已超过历史画。

历史画通常会再现具有决定性的某一时刻。但是,风俗画一般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没有重要时刻,也没有重大历史事件。此举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生活提供了一条途径。历史画和风俗画都需要一定的写实性作为基础。但是,写实主义本身存在着不鼓励历史画的倾向:一种对幻想、想象和不切实际情况的怀疑,一种对自己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的东西的信任。17世纪的荷兰,道德或精神层面的熏陶可以从风俗画、静物画或风景画中得到了。当顾客对画面美感的追求还没有像17世纪下半期那么强烈的时候,画家的创作重在通过画面传达一定的意义,给观众以启发。此时的风俗画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此外,在荷兰17世纪的画家看来,风俗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历史画:一是因为荷兰并没有多少重要时刻和重大历史事件需要进行记录;二是在创作手法上,风俗画和历史画面临着几乎相同的技术难题。另外,与16世纪相比,荷兰17世纪风俗画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不再那么困难和模糊了。因此,在荷兰绘画中,世俗生活入画,比任何其他类别的绘画都更容易确立自己的地位。

静物、建筑、风景以前只作为描述性的元素存在于历史画当中。但在意大利,至少直到17世纪晚期它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绘画类型。历史画地位的提升显然阻碍了它们的兴起。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乔舒亚·雷诺兹无法否定扬·斯滕风俗画的品质,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个非凡的人”不是住在莱顿,而是住在罗马,“他就会与我们艺术的伟大支柱和支持者站在一起”。那时,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将成为他的老师,他将擅于“选择和模仿自然界中伟大而崇高的事物”,而不是去描绘庸俗的题材,在这里所谓“庸俗的题材”指的是历史画外所有的题材。在17世纪的荷兰,艺术理论的发展还不像意大利那样深入和完善,对历史画的强调还没有像意大利那样不容置疑。正是在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作为绘画的独立类型开始在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即便如此,荷兰艺术史家们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艺术创作上,风景画家和静物画家比历史画家和风俗画家享有更多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风俗画所要求的对现实细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6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