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区收垃圾时放音乐,垃圾分类经验被全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雷
当下“垃圾分类”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热点词汇之一。现在,在青岛的各个小区都会看到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收集点,也会有专人在管理。还记得在年,上海率先开始了正式实施垃圾分类,那时有很多视频在形象化,甚至娱乐化地在教大家如何分类,还有些段子专门,或在总结如何分类,或在调侃垃圾分类难倒了一大片人。
青岛作为随后先行先试的全国6个重点城市之一,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涌现出不少好的实例,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就有像竹窝村实行“吹哨”收垃圾,“3++3”垃圾分类处置模式等好方法。在沙子口街道的三十九个农村社区中,有近二十多个社区实现了社区无垃圾桶,有十多个社区成为青岛市级的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年12月,沙子口农村社区的垃圾分类经验被山东省住建厅作为全省的经验学习推广。
山村社区每天清晨音乐响起垃圾收齐
清晨六点的竹窝村,伴随着一阵阵喇叭里播放的《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声,社区的居民们陆续把自己家的垃圾,按照之前分类装好的各个袋子,拎着从家里走出来,将垃圾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挥下,分类有序地放入各类垃圾的垃圾桶中。
喇叭一响居民出门倒垃圾
这就是“吹哨”收垃圾。从两年前开始运用这个“土办法”,让社区居民便于接受。两辆分类收集车辆每天在社区内定时定点“吹哨”发出垃圾投放的讯息,听到哨响后,居民们带着自家的生活垃圾来分类投放,指导员对于分类不彻底的,现场进行指导,大大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对于年龄比较大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垃圾分类指导员还坚持上门收集或预约收集生活垃圾。
竹窝村是沙子口街道最北部地势最高的一个山村,有王子涧、竹窝、柳树台、降云涧村和寨上等5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住户户,居民人。竹窝村地势狭长,坐落分散,跨度较大,原有20余个垃圾投放点,60多个垃圾桶,对社区环境提升及垃圾分类有效开展方面有一定的制约。以吹哨做为信号进行垃圾收集的实施,使得竹窝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垃圾分类工作也见到了实效。
“说实话,一开始也嫌麻烦,还没有那么多可以装垃圾的袋子,我也不愿意分。但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不断宣传这么做的好处,特别看到环卫工人每天一大早就来了,很辛苦,他们不是这里的,但是为了我们的环境,人家不怕麻烦,我们也要跟上。现在家门口的垃圾一点也见不到了,这就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正在倒垃圾的一位妇女对记者说道。
工作人员在分类集中收到的垃圾
“每天有两个时间段,早晨六点到八点,下午五点半到七点半,通过专人专车,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垃圾,减少了垃圾点,社区环境得到提升,达到了垃圾分类的预期和效果。”现场一位崂山区园林环卫总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
另外,社区负责环卫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垃圾分类采取积分制,有专门的督导员监督,对垃圾分类较好的居民,每天每次可以给予1到3个积分,居民凭借积分可以参加在社区开展的积分兑换活动,居民可凭借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老环卫见证历史,“33”模式沙子口首创
王梅信是沙子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环卫工作的负责人,作为垃圾分类一线工作者,见证了垃圾分类在沙子口从落地试点到遍地开花的全过程。
“在年的时候,我们准备在街道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经过综合评判,东麦窑村作为一个相对条件具备,同时也是一个对外交流较多的社区,比较适合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村,村书记李绍亮同志,也非常支持这个事。于是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如今东麦窑村已经成为了青岛市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王梅信说道。
集中收置提高了分类效率
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隋忠雪介绍,沙子口街道以资源化、减量化为目标,创新施行“3++3”垃圾分类处置模式,“3”是指三位一体:街道主导、社区实施、公司运作;“”是指四类收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分类收集;另一个“3”是到达三大成效,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这种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绿化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党建引领显光辉,各级领导齐重视
在采访中,大家都表示,广大党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比如有的社区采取“党员联户”方式,一位党员负责一定数量的家庭垃圾分类的一系列宣传教育引导和问题反馈等工作。像这种因地制宜的好方法,在其他社区还有很多,但是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从事具体工作党员们的辛勤和大量的默默付出。
沙子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开展,建立街道、管区、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由街道统筹协调、管区指导调度、各社区具体落实,形成了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街道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次,管区书记对每个社区进行了现场指导,确保高标准完成。依托各社区党组织,大力发动党员骨干利用节假日时间驻桶督导,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今年以来,各社区共计动员余名党员参与垃圾分类活动50余次。
沙子口垃圾分类工作是崂山区的标杆,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推进科负责人马寅吉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区委区政府以及局里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成立了崂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来督导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
“在具体执行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我们重点有四只队伍去做好,一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党员们,二是居家的家庭妇女们,经常组织搞一些比一比,赛一赛,示范户评比等活动,三是‘小手拉大手’,通过在辖区内学校举行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及其他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接受相关知识后影响家长,四是各个志愿者队伍。像沙子口街道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马寅吉说道。
学校宣讲气氛浓,垃圾转化可为宝
在从竹窝村采访返回的路上,路过汉河小学,那里正在举行沙子口街道和崂山区园林环卫总公司搞的垃圾分类走进汉河小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实践。
“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在辖区内的学校轮流举办,师生们都很喜欢,参与也很积极,学校也非常支持。不仅在学校,在各个社区广场,我们每年也会举行一定场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活动组织方之一的崂山区园林环卫总公司工作人员曲知涛说道。
对于可以循环利用的,有再生利用价值的垃圾,同样能在沙子口变废为宝。“在沙子口就有能把大件垃圾等转化成荷兰砖、透水砖、生物炭等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的产品,有些垃圾还能做成木醋液,这种东西可以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一位沙子口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