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一部只谈技巧化高度理性化
一部大撤退题材下的心理战争悬疑片,尤其是通过紧张、无限循环、无调性的音乐来不断加强德国人包围并逐渐逼近英法比等盟军的窒息气氛,实际上仍是延续诺兰时间命题与悬疑感的母题的一部非类型片。但是个人认为本片恰恰也是在技巧上太强以至于压制了内在历史情感与主旨的存在。
在剧情上,是三条时间线的多维设计:敦刻尔克海滩上等待撤退的士兵的一周、接到政府紧急通知而临时抽调前往救援的船夫一家的一天、英国皇家空军面临多于己方的敌袭的一个小时。全片几乎都是打乱的混合叙事,几乎没有延续很长时间的单线叙事,因为这部片子是(过去、现在、未来视角)与(陆、海、空视角)视角相互糅合的统一体。最终在在01:20:13处,从荷兰商船中逃出的士兵朝英军驱逐舰游时与德国俯冲轰炸机的相遇。标志着这场德军轰炸机与英军战斗机在海面上为杀人与救人之间的高潮的出现,以及几处驱逐舰士兵与民间船员的闪回重演片段,最终海陆空三线的交汇(实际上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交汇,而是海陆交汇而海空线由过去到现在的交接)。可以说这部片子是非常适合二次观看的,因为它提供了解密悬念的快感,观影高潮在时间线重合处,而非结尾列兵对丘吉尔演讲的煽情读报。在危机的设置上,除了运用音乐的渲染,还尽可能得使情节险峻化、人物濒死化,以尽可能地提高剧情的紧张度。在AB故事设置方面,无疑A故事是溃散的列兵们想要回家与民间船只前往救援,而B故事是正面人物如有战后心理创伤的士兵的阻碍,反面人物如德军的轰炸阻击与士兵内部的国族矛盾。从这一点上看,诺兰还是试图使人物复杂化的,但是很多时候为了尽可能展示并保持多线悬疑的张力,而不得不尽可能地简化情节与人物设定,由此带来的人物行为动力不明确、模糊化、随意化的倾向特别明显,如陆上将军的近景特写表情拍摄,老船长与误杀人士兵的和解等,使得剧情走向上出现仅仅依靠动作推动的尴尬。一方面诺兰试图将影片建构在一定历史基础与历史政治态度上,另一方面当故事展开时,诺兰又试图让观众忽略历史代之以自己虚构的可信历史。两者均体现了诺兰表达意图的自相矛盾性。
在摄影上,空战的镜头尤其精彩,有飞机视角、驾驶员的瞄准与观察视角以及全程的飞鸟散点视角。有一处缺陷就是飞机自身的主观度旋转视角,显然以当时的飞机水平,还不能进行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德军夜间鱼雷袭击以及渴望顺着商船涨潮偷偷回家的而被淹死的士兵的水下摄影也相当精彩。海滩上的撤退过程以横移镜头与手持摄影为主,德军轰炸机的出现多以远景、大远景为主,并且轰炸过程中的镜头切换很快,可见都是为了营造德军空袭给盟军造成的无形压力。值得一提的是,画面没有暴露任何德军士兵的身影,只有无处不在的暗枪与间歇式的轰炸。更加突出德军的鬼魅与神出鬼没、盟军的惊慌失措。同时也是该片利用了狭窄船体、舱内的幽闭悬疑与宽阔沙滩、海面的旷野悬疑的结合,才使得德军化身"看不见的敌人"。再者,可能由于Imax胶片带来的大画幅、浅景深的弊端,使得在沙滩与空战的镜头,我们很难见到更加详细、丰富的细节。整场战争除了三线交汇处的海陆空大战,我们对整个战争全局都没能一个更宏大的视野来打开,只能局限于海涛一角、交战一方、船体一隅。声音空间与画面空间对心理时空的拓展。
在人物塑造与价值观上,与传统历史题材片的通过微小人物来刻画宏观历史不同,该片是通过微观的历史背景来塑造宏大人物场面,比如片首开场就是一位盟军士兵惊慌失措的逃跑,当然这是为了推动剧情的需要(尽管也很刻意),但实际上能感受到导演想追求一种群体人格塑造与个体人格塑造融合的尝试~将个体代入群体,又从群体中反应个体。个体人格塑造如盟军内部标榜自由主义、道德主义的士兵却煽动民族矛盾进行自相残杀的利己主义者、坚持爱国与人道主义的船长以及坚守最后阵线的将军,群体人格塑造如士兵的溃逃主义与下层民众对撤退的热情支援,都点面结合的突出了战争阴影笼罩下的人的普遍惶恐、生命的脆弱与民众的支持忍耐。彻底打破了重视人物而轻视背景的个人英雄主义片和与之相反的历史史诗片的传统。
值得耐人寻味的是,片中赋予了陆海军将领、民间老船长、英军战斗机驾驶员以坚守岗位的道德操守,而在船长道森先生的“月光石号”上,却发生了一起有"炮弹综合症"的士兵误杀平民男孩的事件,而事后当士兵问道"他将挺过去吗?",老船长和它的儿子则违心又纠结的回答以肯定。可能诺兰是为了考虑撤退士兵的惊惧心理与战后创伤而突出整个英国军民对抗纳粹的团结一心。但还是暴露出强行和解的硬伤,以行动驱动而非心理驱动成为本片最大的缺陷。自我感觉诺兰拍摄这部主旋律片发生了道德摇摆与政治疑虑,又如片中陆上线中的将军的道德设置(坚守至法军的到来)、老船长强行对士兵的和解,恐怕考虑到当时英国政府政策的正确性与英国人民援助撤退的热情,诺兰只得牺牲乃至黑化部分士兵,甚至进一步隐藏战争的残酷性与任何反战的思想,来起到简单化历史的作用,而这种模糊化的政治正确与历史真实的掺杂,使得大撤退利己主义的阴霾与爱国主义的正能量交互产生了言之无物、语焉不详的错觉。而这恰恰证明了该片已经不属于像《巴顿将军》、《父辈的旗帜》、《拯救大兵瑞恩》、《边境杀手》等战争主旋律片与《西线无战事》、《猎鹿人》、《细细的红线》《现代启示录》、《辛德勒的名单》等反战片类型,与强烈的反思纳粹大屠杀的《辛德勒的名单》与爱国主义下美国必胜信念的《拯救大兵瑞恩》不同,该片是形式大于内容、概念先行的一次尝试,导演试图摆脱环境、历史、道德困境的束缚,企图毕悬念先行与历史真实于一役,但是很明显失败了。因为无论人为的环境、服装、道具、装束如何逼真,一旦暴露至敦刻尔克之外的场景(如全片比较洁净的海滩、片尾法瑞尔驾飞机驶过法国海岸沿线时的景色,这不像是大军驻扎、敌人炮火洗礼过的地点),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历史奇观瞬间矛盾对立起来。一方面,高度技巧化的叙事复杂组合排斥高度剧情化的情节与人物塑造;另一方面,强调主观想象的历史构展同真实的历史事件迷雾的变得界限不清。在这种描述范围极端狭小(实际上纵观全片,主要的场景只有沙滩、海面交战处两处)的前提下,而作者又想促成剧情合理与行动仓促、不自然的统一,显然还是力不从心。而为了调节性别平衡而特意加入的女护士与支援妇女、最后强行加入回国士兵对丘吉尔演讲的朗读企图实现政治正确性与商业性的合一,又加剧了影片的这种人为设计的不和谐、不真实性。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剧照在配乐与音效上,该片明显的体现了近年来作者导演的强势地位与声音设计上将配乐、音效、对白、环境音等融合的整体观念--------电影声音部门一体化。影视屏幕是一个三维空间结构,首先是一系列分镜头构成的图像空间;其次是观众的感受空间;第三便是由声音拓展的潜在空间。它是通往另一个更隐秘的心理时空的门户,使观众得以面对一个巨大的心理迷宫,一座不可捉摸也无法接近的卡夫卡式城堡,可以说,由声音造成的第三空间的存在,拓展了观众的心理景深。现实生活空间本身就是由画面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组成的,忽略其中一项视听元素,无疑会使影片造成的真实性幻觉丧失力度。而敦刻尔克无疑在这一点上完成度不错,例如海滩上德军轰炸机抛射炸弹的自后景到前景的连续爆炸、德军轰炸机自远由近的轰鸣,特别是大规模、连续性的音效化配乐,如不断加速的钟表嘀嗒声与心跳声。影片正是在少配乐多客观音效的增强真实感的方法见于《黑鹰坠落》《地心引力》,与连续且高频的人为音效化的方法如本片的结合。不可否认的是,诺兰与汉斯.季默的贡献即在于从古典音乐与先锋音乐中汲取养分,用于普罗大众的商业片。但同时声音层次上的高频、高强度的甚至压迫人物对话的音效化配乐也造成了观众心理的浅层反应,观众只会随着剧情的推进而感受到持续紧张,但是无暇去感受更高层次的情感。从这一点上看,此片的音效设计功利性要大于艺术设计贡献性。与此同时,从无调性的配乐也可以看出,该片的无主题化倾向,即没有明显的人物主题与情节主题配乐。但有一点是例外,即在民间支援渔船同返英军舰相遇、片尾列兵朗读报纸时的配乐,出现了每秒六拍的《谜语变奏曲》。但是仍然是仅限于对场面气势的升华而不是任何内在主题性得关联与应用。因为整部音乐作品是在大调主题的凯旋式的宽广表现中得到概括,最后以欢快的急板告终的,使得这两处看似升华主旨的音乐也就再一次仅仅局限于情绪性的调动。
在剪辑与节奏感创立上,剪辑作为编剧与导演之后的第三度创作,在本片无疑是最闪亮的存在。剪辑是以交叉剪辑与半平行剪辑(海陆空三线交汇处不是纯粹相同的平行时间)为主。而这部影片的最大亮点也正是多线索、不同时空的剪辑,通过交叉剪辑,使得电影的时间感清晰易见,并且第一次可以说是不用闪回代入过去、不用想象或推演代表未来,真正完全自如地融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体,但也正是复杂的交叉剪辑给一般观众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观影理解困难。在节奏创立上,也是类似于《谍影重重》系列,在画面上利用快速剪辑的外部方法与制造人物危机的内在方法结合的形式,再加之各种加速、紧迫的配乐化音效扩展心理上的感受空间,使得观者几乎全片都保持紧绷的弦。
《谍影重重》剧照最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类似于诺兰这种技巧性很强的电影是否偏离了电影的本性。我认为答案是否定了,虽然这部电影致力于更加真实沉浸式的观感体验,并且复杂的剧情一再削弱这种人造的真实性,但是这种力图融合技术与电影本质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这个问题又牵涉到电影分析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塔可夫斯基曾在《雕刻时光》中提到,“一部电影如何从构思到成熟?这显然是一个神秘的、不可察觉的过程。电影的成型是独立的、自然而然的,它形成于潜意识中,是灵魂的凝成。内心世界的变化让电影变得独特,事实上,只有灵魂才能决定电影的形成过程,然而灵魂却无法被有意识地感知到”。他的意思是电影的孕育过程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不可预知的,不可认识的。然而我们分析的毕竟是最终成型后的电影产品,是一种已经在一定主观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完成品。就如同古代法典的成立本身,就意味着对法本身的背叛。电影一旦成型,也是对电影本身的背叛,因为电影的成型本身就已经破坏了电影的连续性与无限性的种种可能。
最后对电影中几个历史疑问的解答:
1.为何德军年6月24日突然止步不前于敦刻尔克?
年4月,纳粹德国闪击西欧,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很快使德军自北而南地先后攻克丹麦、挪威等国家。5月,在希特勒的"黄色方案"下,德军利用英法联军对德军主力方向的误判而轻松攻占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并且通过长途奇袭法国北部切断了身在比利时的英法以及比利时的重兵集团与法国南方的联系。正当北部的英国远征军的9个师、法国的45个师以及比利时的全部部队约万盟军面临着被全歼的威胁时,就在5月24日,希特勒下达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一直到26晚才取消。正是这两天的延迟揭开了英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序幕。关于希特勒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的说法大概有五种:
(1)元首无端插手军队统帅事务说。
这种说法以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A集团军群总司令的龙德施泰特以及曼施坦因的说法为据,三者都认为敦刻尔克的失败应归咎于希特勒或政治家鼓动的突然反常的命令而不是将领指挥的失败。
(2)龙德施泰德特干预说。
这种说法是以陆军元帅曾建议因担心盟军从侧翼发动的反攻以及坦克部队长途跋涉力量削弱的现实而向希特勒提出的建议。
(3)赫尔曼.戈林揽功说。
其依据是戈林曾向希特勒致电道,如果消灭盟军、占领法国的功劳全部由陆军将领得去的话,将有损元首国内的威望,而提议由他创建的空军来完成最后一役,而不是归于陆军将领和老牌的普鲁士贵族。
(4)种族同化说。
这种说法是据哈尔德将军的"记忆",希特勒说他想把这个日耳曼人后代佛兰德斯人居住的地方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社会主义区域,从而使他们和德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5)丘吉尔的"撒手锏"说。
这种说法是认为希特勒之所以命令坦克停止前进是因为他相信,德国空军可以使盟军无所逃遁,因为他想将装甲部队留到战役最后,用作"撒手锏"。
笔者也是认为,第五种说法较为又说服力。因为对于经历过一战的军人来说,法国才是决定性的,巴黎更是关键。用坦克部队去堵住巴黎以及南方新建的65个法国师要比打击奄奄一息的英军要更有吸引力。
2.为何在荷兰商船中,英国士兵对法国士兵如此反感?
因为当时的英国远征军编有十个师,这其中有九个师部署再法国北部,面临着被德军并吞的危险。英国处于两难的抉择中,要么南突让英国远征军与法军联合向索姆河方向突围;要么北退让英军向敦刻尔克撤退以准备回到英伦三岛。选择前者意味着要将几乎英军的全部身家性命与法国绑在一起,而选择后者则将背负叛友偷生的骂名。正当伦敦当局犹豫不决时,艾恩德赛在前线的视察打破了其向南突围的幻想,因为当时包围圈中的九个师有七个师正在前线抵御德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人力物力进行反攻。于是英国政府一方面为加速撤退作准备,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向南突围的准备。于是在5月21日,英军与部分法军发起了阿拉斯反击,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恐吓表演。由于法军新任总司令魏刚尚未准备好大规模反击,负责包围圈内联军协调的比约特将军又意外身亡,使得直到23日,法军始终没有发动反攻的迹象。迟迟不决得反击命令又让英军岌岌可危,5月22日晚,戈特审时度势,违背丘吉尔向南突围的命令,下令命第2和48师放弃阿拉斯而转向海峡附近撤退的命令。此举引发了一场英法两国持续到战后的骂战。法军当年对比及其恼火也让法国的基层士兵士气跌到了极点。其实无论"停止进攻"的诱因如何,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都是,英法联军在正面德军B集团军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另一方面则是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未全力集结兵力沿着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求生的机会。(以上历史内容参考自甄锐~国家人文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