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参专家直通丨李天来走有中国特色的设施种
李天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我们要建设农业强国,就必须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发展设施农业,丰富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不仅可以提升食物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设施农业还可以充分利用非耕地和冬闲耕地,拓展农业生产的时空,以增加食物供给来源,实现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因此,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效益。
问:您长期从事设施种植业研究与实践,请您谈谈当前发展现代设施种植业有哪些重点?今后我国现代设施种植业发展前景如何?李天来:当前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发展前景越来越好。首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总书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设施农业。其次,近年来,市场对园艺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园艺作物种类依赖露地生产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迫使生产者采用设施生产。再次,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单位面积园艺作物生产效益越来越低,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因此推进设施园艺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当前发展现代设施种植业需要做的重点工作有:要明确我国设施种植业的发展道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不能照搬荷兰等一些国家高耗能高投入的设施种植业之路。必须坚持发展以日光温室和单栋、连栋塑料大棚为主体的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设施种植业发展之路。按照这个思路,制定好南方热带地区、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长江以北暖温带地区、黄河以北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以及沙漠戈壁区域设施种植业发展规划。
要坚持设施种植业规模拓展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不与主粮争地和生态优先原则,要高效利用中低产的普通耕地,大力开发非耕地,特别是要积极开发沿海荒滩非耕地,谨慎开发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戈壁沙漠非耕地,要为确保粮食安全节省更多良田。其次,明确我国设施种植业的规模拓展领域,优先拓展设施蔬菜规模,如果再增加一倍的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可在满足蔬菜市场供应的前提下节省1亿亩露地蔬菜播种面积;发展设施果树和花卉,满足人们对高档水果和花卉的需求;发展设施中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适应大健康战略需求。
要加快设施种植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步伐。目标是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轻简化、高效化(提高土地产出率30%,劳动生产率30%,资源利用率15%),方法是实施设施种植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设施种植业产业集群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适合不同地区的设施类型标准,改造不符合标准的设施和设备,在产业集群内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并建设好金融、信息、技术、生产、安全等完整的服务体系,实现设施建造及环境调控标准化和规范化,主要生产环节规范化和轻简化,资源利用生态化和高效化,产品规格优质化和品牌化。
要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队伍建设。首先是强化设施种植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一批适应南北方设施种植业发展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设立设施种植业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专项,加快设施种植业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创新,聚焦现代设施种植业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开展设施种植业智能化技术探索,实现设施建造装配化、环境调控自动化、作物品种专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业管理智慧化。其次是强化设施种植业科技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批设施种植业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强化建设设施种植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园区开发及生产经营等人才培养体系。要完善设施种植业政策支持体系。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已有设施种植业园区、新建设施种植业园区、贫困且适宜设施种植业发展地区等不同情况下的用地政策。第二要明确设施种植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规范,实施设施种植业园区建设的依法依规审批制度。第三是要建立设施种植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包括设施设备和机械装备补贴政策,园区给排水、供电、道路修建的支持政策,金融信贷保险的优惠政策,免费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政策,产业链构建的扶持政策。第四是要规范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要以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核心制定不同地区规模标准,实施规模标准范围内的土地流转补贴政策。第五是要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的奖励政策,包括非耕地利用、秸秆基质化肥料化、增施有机肥、水高效利用、太阳能高效利用等的奖励政策。
问:我们了解到,您一直从事设施园艺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推向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问在这个过程中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李天来:节能日光温室蔬菜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是张振武教授领导的设施园艺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工作,并由此一直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40年,在张振武先生开创的最低气温-20℃以上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基础上,又将日光温室蔬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到最低气温-28℃地区,同时,蔬菜最高年亩产由1.5万公斤提高到3.0万公斤,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吃菜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在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40年的科研工作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时刻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