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高罗佩,研究狄仁杰22年,让狄仁杰

年10月,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在网络上得到疯传,仅“元芳”这个词在一天内就被查询了多万次。

万事皆问元芳,在当时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这个火爆的梗,来自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的台词。

一时之间,追狄仁杰的电视剧成为一种潮流。

然而,早在年,狄仁杰的探案形象就火遍了西方,甚至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还被外国人搬上荧屏。

而创作出让狄仁杰的小说不是中国人,竟是一个叫高罗佩的荷兰外交官。

高罗佩是何许人也,他是如何让狄仁杰火遍世界呢?

高罗佩在年出生在荷兰的一个军医家庭,原本叫罗伯特·汉斯·范古里克,之后才给自己起了个叫高罗佩的中文名。

高罗佩的父亲是荷兰驻扎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名军医,因此高罗佩从小就跟着家人在爪洼岛生活,开始接触东方文化,尤其是逢年过节的皮影戏,总能让正在奔跑的高罗佩停下脚步,定在原地观看。

高罗佩读到小学六年级时,无意中读到了儒勒凡尔纳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让高罗佩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埋下了研究中国文化的种子。

高罗佩一家回到荷兰生活后,刚好他所在的村庄住有很多从中国去的荷兰侨民。

高罗佩一有空,就喜欢凑到这些人的跟前,听他们闲聊在中国的往事。有时听着不过瘾,他还要拉着人家继续讲,教他学习中文。

久而久之,高罗佩对中国的生活了解得越来越多,在16岁这一年就开始发表与中国有关的文章。

高罗佩的父母看到儿子对中国文化痴迷,不仅没有责怪他不务正业,反而还主动托朋友给儿子带回中国的古籍。

高罗佩拿到书如获至宝,往往一整天都闷头读书,就连父母叫他吃饭时,他也要捂起耳朵,假装听不见,然后继续沉浸在他的书香世界里。

高罗佩18岁后,就已经熟读《诗经》,还在荷兰中国文化协会的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诗经》的文章。

年,20岁的高罗佩考上莱顿大学,毅然选择了中文专业。读书期间,他经常挑选没人的角落,反复用蹩脚的中文反复读书上的每一个字。

有时,他看不懂书上的文字,只能追着老师或同学询问。问不到人时,他就找出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标上特殊的符号,以便记住这个字的发音。

后来,他在查字典的同时,索性开始翻译中文古籍,第一篇就是苏轼的《赤壁赋》。

不得不说,高罗佩在学习中文时,确实用尽心思,所以他进入大学后,不到五年的时间就通过了中文和日文的学士学位考试,还获得了文学和哲学的博士学位。

年,25岁的高罗佩毕业后,顺利地进入荷兰外交部工作,并且被安排到日本工作。

高罗佩在赴任的路上,特意在哈尔滨停留了一个星期,只是想体会中国学者的高雅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停留,高罗佩读到了清朝的《武则天四大奇案》。

这本公案小说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狄公案》,描写的正是狄仁杰的断案奇事。

原本他不过是被一本侦探小说给吸引,却不曾想这本小说在之后却成为他火遍世界的诱因。

年,由于战争局势的影响,高罗佩离开日本,来到中国担任荷兰驻渝外交官。

当时,重庆是战时的陪都,聚集了全国的文化名人。

高罗佩来到重庆后,经常参加文化活动,并主动接触文化界的人士,也因此认识了清朝大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

水世芳当时是荷兰驻华大使馆的社会事务部担任秘书,她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女子的优雅韵味,在一次舞会上很快就引起了高罗佩的注意。

高罗佩在水世芳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国的琴棋书画,还学习中国文人的习惯,给自己的书斋取了个雅名。

工作之余,高罗佩常常单手把书举得高高的,然后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在嘴里念着“知乎者也”,把水世芳逗得人仰马翻。

有时,他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还要拉着水世芳过来欣赏,然后一脸期待地等待她的夸赞。

年3月,33岁的高罗佩在认识水世芳几个月后,便与她在重庆结婚。

在水世芳的牵引下,高罗佩认识到越来越多的文人,还参加了当时的天风琴社。

当高罗佩认识的中国朋友增多后,他逐渐发现,中国有很多人喜欢读西方侦探小说,尤其是欧美国家盛行的“福尔摩斯”浪潮,最受他们的喜爱。

让高罗佩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读者喜欢的大部分西方小说,本身质量并不高,而且翻译成中文后,都多多少少改变了原意,使得水平更加低了。

这让高罗佩深感遗憾,《狄公案》让他记忆犹新,也始终觉得这本书比很多侦探小说都要出色。

于是,高罗佩便计划着在中国的大地上,挖掘出中国人的大侦探。

在唐史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年至唐高宗登基后的20年里,京城大理寺总共积压了一千七百万余件冤案悬案。

但历届大理寺丞里没有一个人能解决此事,而狄仁杰出任汴洲判佐后,在半个月内就侦破了登州刺史被杀案。

高罗佩熟读中国古籍,早已把书中品德高尚、喜欢文学和古琴的狄仁杰刻在心里。

那时候的他,甚至一度认为:狄公就是自己。

高罗佩决定把狄仁杰的故事展示出来,他先把《狄公案》翻译成英文版,又以此为蓝本,借鉴中国小说的章回体形式,写成《四漆屏案》。

然而,《狄公案》上出现了不少中国古代的官名,这给高罗佩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完成翻译任务,他翻阅了大量中国史书,只要看到官名,就立刻把他抄录下来,然后对照西方的官职,进行翻译和解释说明。

这样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高罗佩经常挑灯夜读,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饿了就提起水杯喝水,等到第二天出门时,眯着的双眼挂上黑圈是常有的事。

年,39岁的高罗佩翻译好英文稿本,又写成中文和日文两个版本,想要以三种语言进行出版。

然而,日本出版商因为这本书把几个和尚写成了坏人,而怀疑高罗佩有侮辱日本佛教界的嫌疑,所以不愿意出版。

更令人难过的是,狄仁杰在中国根本就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