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仅有风车和田野,还有中欧班列的起点
首趟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的货运班列于3月7日正式启程,全程1.1万公里,历时16天抵达中国义乌,途经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该班列主要运载荷兰制造的机械、矿物燃料、药品、技术设备和化学品。这是继年蒂尔堡市与成都挂钩之后,阿姆斯特丹通过铁路与制造业城市义乌携手,是荷兰与中国之间的第二次直接联系。
短短几天时间内,阿姆斯特丹通过直接向中国提供铁路货运服务,连接了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和地区。这将成为荷兰物流公司Nunner成功案例的最新篇章,其铁路专家ErikGrootWassink也担任了“丝绸之路”波兰峰会的演讲嘉宾
GrootWassink是Nunner物流公司的特色产品总监,负责公司所有的铁路活动,他为公司在开发新丝绸之路的潜力和推动其未来前景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
该公司是奥地利铁路货运集团的代理商,该集团目前在欧洲有25个运营点,包括在荷兰的大本营。Nunner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就一直活跃于铁路物流,最初来往于独联体(前苏联)地区和中亚地区,年,它通过铁路将第一批集装箱运往中国。
Nunner在东西方物流领域的进展确实是迅速的,而GrootWassink在这一阶段也强调了许多关键因素,尤其是国家支持在中国的重要性。他表示:
“对我们在丝绸之路上的铁路行业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可替代解决方案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从中国到欧洲的传统海上航线。此外,未来两年的前景也显示运营平台的数量会大幅增长并不断沿丝绸之路开发新的路线。”
GrootWassink认为供应链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涵盖了不同国家的中欧铁路轴线上的众多不同利益相关者,并且中转站难以应付巨大的容量增长,尤其是在西欧的终端和铁路基础设施上。在物流市场上司机的缺乏也不可忽视,而铁路运输则是一个可持续的绿色环保解决方案。
中欧班列目前已将35个中国城市与34个欧洲目的地连接起来。但如果荷兰通过陆桥与中国进行合作,作为鹿特丹港务局,鹿特丹市,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合作伙伴SmartPort,其总经理MichielJak也将试图解决鹿特丹作用的问题。
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也是一个巨大的转运枢纽,那么对于像鹿特丹这样的深海港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MichielJak表示如今鹿特丹作为入境货物进入欧洲腹地的地点而存在,但是随着丝绸之路中铁路这种运输方式的到来,鹿特丹港口将经历从门户到目的地的根本性转变。
鹿特丹港
目前,中国制造的许多产品都是经由海路从上海运到鹿特丹,而在不久的将来,许多货物将在陆地上走捷径。随着工业生产向更多西方国家转移,这一效应将得到加强。新丝绸之路将通过更快更可靠的铁路运输方式增加货物运输的份额。然而,由于每年的铁路运量约为万TEU,仅占中欧贸易中不到2%的份额,中欧班列对集装箱海运暂不构成威胁。
诺顿罗氏公司全球运输负责人HarryTheochari并不相信铁路运输会损害海运容量。
他在伦敦的“一带一路”论坛上发言称:“贸易主要通过船舶进行,80%的货物由海洋运输,铁路的建成并不会取代海运集装箱运输。”
但是MichielJak讨论的应该不仅仅是容量问题。他展示了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学家BartKuipers最近的一项计算结果,从价值角度看,2%的铁路运输量相当于从中国到鹿特丹24%的海运运费。换句话说,接近四分之一。
鹿特丹可以考虑如何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供应链中发挥供应链整合者作用,比如安排列车随时都能装载货物,或者帮助货主选择最佳的货运方式。
这将有助于港口更好地组织货物流通并盈利,而货物并非必须经过荷兰。担任供应链整合者角色实际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处理,因为它创造了很多新的附加价值,并要求在供应链中实时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