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近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差距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种跨国比较视野》站在全球的立场研究了近代与中国相关的历史转折,其中也涉及中日两国的发展进程。我认为,从当今的角度看,应该向前推150年对中日两国进行比较,因为之前两国的发展水平相近,此后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里谈一谈我本人的粗浅看法。
一、几个重要历史节点
简要回顾一下中日两国在150多年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第一,在中国遭遇鸦片战争之后不久,日本也不得不面对西方列强的逼迫。面对西方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中国开放了,日本也开放了,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也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但是中国依然是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而日本不久之后就实现了明治维新的变革。中国的清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洋务运动,也引进了某些科学和技术,但本质上没有改变。
第二,1911年中国通过辛亥革命实现了改朝换代,迎来了民国时期,看上去似乎要走向现代化了。即使如此,也比日本明治维新晚了40多年。巧合的是,1912年正是日本明治时期结束,大正时期(1912—1925)开始的年份。
民国初期是所谓北洋政府(也叫北京政府)时期,虽然制定了一些近代化的政策,也推进了一些经济改革措施,但由于基础薄弱和政府无能,进展并不顺利。就连总统这个职位也像走马灯一样说变就变,加上军阀混战和北伐,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经济的环境。
第三,日本开始走向侵略中国的道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开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接着是八年全面战争,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日本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尽管当时它的经济实力超过中国,但毕竟日本是岛国,缺乏长期支持的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
另外,日本通过战争经济走上了畸形的发展道路,虽然重工业得到了加强,但长期持续导致民不聊生,逐渐失去民众的理解和支持,1941年与美国开战更是日本的重大失误,最终导致失败。
二、发展的差距和背景
究竟中日两国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差距呢?第一,虽然当时日本也是采取二元结构型的发展路径,但实现了二元的同步发展。也就是不仅从西方(当时主要是西欧)引进了近代工业,如钢铁、造船、机械、金属、化学等,传统工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挥一方面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获得了市场的扩大,包括国际市场,如生丝和纺织出口的扩大都是在近代以后实现的。
另一方面,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得到了改进,实现了提高和升级。这当中既有从欧洲引进的也有自己模仿和改造的,如纺织业中的织布和丝绸。近代工业虽然是少数,而且出现过失败,但总体上发展顺利,没有出现中断和太大的失败。
相比之下,中国则没有能够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虽然洋务运动以及后来也引进了一些近代工厂,这方面与日本经济发展的早期十分相似,大多由政府直接经营,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日本采取的方式是将工厂廉价卖给民间企业,而中国是一部分政府坚持经营,一部分转给民间。问题是这些近代工厂没有能够顺利发展,从而支撑工业化的整体进行。另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发展也不顺利,一部分行业发展得比较好,如食品、缫丝,但即使这些行业也受到外来势力的打压和政府的限制。其他很多行业更是由缺少资金或人才而难以实现顺畅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的情况下。
第二,日本有效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在政府的鼓励与企业的进取下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在二战以前就批准了16万件发明专利和34万件实用新型专利上,而且体现在产品的改进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上。
短短几十年中,日本出现了众多发明家和企业家,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髙了竞争力。例如,传统行业中的生丝本来是中国的强项,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引进技术,在进行消化吸收之后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超过中国产品。
中国的情况是,一部分引进的近代产业或者由于资金问题,或者由于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另一部分发展较好的产业也面临列强或政府的挤压而前途未卜。虽然也制定了奖励科学和发明的条例,但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发明的基础条件,事实上没有取得成功。这背后不仅需要教育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也需要企业和社会为有志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三,差距也体现在政府以及制度和政策上,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时的国情。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为了建设一个近代社会而努力,不仅参照西欧的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还尽可能培育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因为经济发展只靠市场不行,只靠政府也不行,前者会出现市场的失灵,而后者同样会上演政府的失败。最好的模式是,对于那些并不十分需要政府插手的行业尽可能放手给市场,而对于部分必须有政府参与的行业则尽可能有制度和政策的保障。
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早期,方方面面都很落后,到处都需要钱而到处都没有钱,到处都需要人才而到处都没有人才,这就是贫穷落后国家的困境。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包括制定法律和政策,为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中国的情形与之相反,一方面政府由于腐败无能,没有很好地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高傲自大,甚至排斥新兴工业的发展。别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清朝政府,即使是北洋政府也难逃这种缺乏眼光带来的教训,更不用说时常发生内战,那些军阀出身的官员自身就没有和平的概念,动不动就想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你争我夺。
即使到了蒋介石统治的南京政府时期,也由于国内战争和外敌人侵,没过几天太平日子。我们并不是想全面否定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只是觉得没有那么好,毕竟从引进近代产业和技术到自身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模仿和制造,这些都是成就,至少是填补空白,不至于像某些国家那样基本上看不到工业化的影子。
三、发展差距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关于中日两国在近代出现的差异—或者也可以说中国落后于日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认为中国老大自居,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排斥先进,导致了落后和失败。由于中国历来在文化和科学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妄自尊大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视为异端邪说。
相反,有人认为日本在江户幕府时期的闭关锁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了来自中国和通过荷兰获得的欧洲的文化与科学技术。也就是说,闭关自守并不完全是坏事,在这当中有可能对外来文化进行消化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到底是封闭好还是开放好?当然也可以说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即使采取相似的政策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二)经济原因经济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主体本身,也可以说是企业或企业家的问题;另一种与政府有关,就是有没有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不论是中国的企业家还是日本的企业家,差不多都具备爱国、坚韧、创新等优良素质,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大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两国都属于落后国家,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是两国企业家的共同目标。
再说后者,经济发展或工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健全的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参与市场活动的人们的聪明才智。那么什么样的市场是好的呢?显然,通常需要优胜劣汰原则,需要自负盈亏原则,还需要公平竞争原则,这几个原则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如果没有这些原则作为基础,市场就会不正常,如出现垄断或者劣币驱逐良币。在这一点上中国不如日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氛围和政府的作为不同,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向上的进取精神,只停留在一部分所谓有识之士身上,这与社会和文化原因有关。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不能给人们指引一个有希望的方向,更难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一点与政治因素相关。
(三)政治原因
可以肯定地说,至少近代中日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政治原因而不是经济原因。很明显,两个国家都面对西方列强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压力,如何克服困难,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分化的道路。
日本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经历了较短的挣扎之后毅然地选择务实的姿态,努力提高自己。事实上日本与中国一样,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情愿地按照西方的方式发展的,但由于当时日本已经进人明治时期,而这个时期的领导人大多是拥有远见卓识的,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审视力,能够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做出正确的决断。
中国则不同,在西方大兵压境时还处在保守顽固的清朝统治之下,即使不乏优秀人才,但由于体制因素,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至少在19世纪末期最多也只能由一些所谓洋务运动的领导者管理几家官营工厂,根本谈不上全面的经济发展。辛亥革命时日本发展和积累了相当程度的财富,这时两国就已经分出胜负。明治维新(1868年)到辛亥革命(1911年)至少形成了40年的差距,这并不是很短的时间。
我们认为,近代中日之间的差距就是明治维新与辛亥革命二者之间的时间差。这期间日本已经开始对外扩张,不仅打败了清朝,占领了朝鲜,吞并了台湾,还打败了沙俄,虎视眈眈觊觎着中国东北。辛亥革命就算是成功了,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所谓共和国,但依然一片混乱,哪里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几十年的健康发展情景?不是军阀混战就是被外敌欺辱,内部斗争更是不断,连总统都一年一换,怎么有条件发展经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03.html